艾滋病的皮肤表现分为几类
HIV感染者几乎100%都会出现皮肤表现,一般分为4类:炎症性和高度增殖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寄生虫感染、肿瘤。 一、炎症和高度增殖性疾病 1、皮肤瘙痒症和瘙痒性皮疹:表现为结节性痒疹、特异性皮炎等。 2、嗜酸性毛囊炎、脂溢性皮炎、银屑病。 3、Reiter病:溢脓性皮肤角化病,常位于足跖;环状龟头炎,龟头浅表糜烂,互相融合。 4、不良药物反应:多见麻疹样皮疹,多在使用新药7-10天左右出现。 5、药物诱发的脂肪代谢障碍:HIV蛋白酶抑制剂引起的皮下脂肪丢失,常见于面部。 6、光敏反应、血管炎、色素改变、毛发和甲病变。 二、感染性疾病 1、病毒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生殖器疣、传染性软疣、口腔毛状白斑等。 2、真菌感染:念珠菌病、隐球菌病等。 3、细菌感染:毛囊炎、脓疱疮、蜂窝织炎等。 三、肿瘤 1、Kaposi肉瘤。 2、淋巴瘤。 3、鳞癌及基底细胞癌。 四、寄生虫病 1、蠕螨病:表现为剧烈瘙痒的毛囊炎。 2、疥疮:弥漫分布的皮疹和瘙痒,即结痂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