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园地 > 医药快讯

急诊检验遇到高钾血症怎么办?

高钾血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电解质紊乱性疾病,严重地胁着患者的生命。钾离子的测定也是检验科主要常规的急诊项目,当人体内钾离子(K+)摄入和排泄的平衡被破坏,或者细胞内外的K+分布失常,血钾浓度超过5.5mmol/L,便可发生高钾血症[1,2]。肾脏的调节能力与k+的跨膜转移共同维持着血钾水平的动态平衡,过高的k+离子水平会加重肾脏的代偿功能,会影响神经-肌肉的功能,会引起心律失常,对心肌也会造成不可逆性的毒害作用。一旦发生高钾血症,应该立即进行临床干预治疗。

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当电解质常规中k+浓度出现危急值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血清电解质危急值的设置参照《美国临床病理协会调查报告》并征求各临床科室医生意见[3],规定血钾上限危急值大于或等于6.0mmol/L,下限危急值小于或等于3.0mmol/L。即使标本中k+浓度达到了危急值水平,我们也需要慎重核实。一旦出现假性高钾血症,就会对患者造成没有必要的伤害。

1、首先查看标本是否弄错,核查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有时候标本多极有可能搞错,这是在工作中应该杜绝的低级错误。查看仪器管道是否通畅,对管道清洗数次,防止污染,检查试剂是否齐全。其次注意采集标本的抗凝管是否符合要求,采集的标本是否有溶血或者有凝集等,急诊检验一般用含肝素钠抗凝管采集血液,血浆中的k+浓度一般比血清的k+浓度低0.5mmol/L左右。护士采血时如果用错了抗凝管,用了含有EDTA-K2等钾盐的抗凝管,这时候测出来的k+浓度就很高。一旦标本送来以后,应该立即3500r/min,离心十分钟,标本吸出,马上进样。

2、在检验前,护士在采集血液的时候,不规范操作,血液采集不顺畅或者采集时间过长等等,都可以导致红细胞破裂,大量k+离子渗出,血浆k+离子升高;若低钾患者补钾时采血可造成k+升高;标本运输过程中被日光照晒、剧烈震荡或者抗凝管破裂等等都会影响k+离子的浓度水平;还有一些药物的使用同样间接影响到了k+离子的浓度,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抑制剂、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肝素、洋地黄毒苷、甲氧苄啶、阿米洛利、氨苯蝶啶、钙神经蛋白抑制剂、环氧酶抑制剂和琥珀胆碱等[4]。

3、一些患者有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5],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等,这些疾病都会造成血液中k+浓度增高的假象,因此需要引起广大检验工作者的重视。

综上,如果发现检测中k+浓度异常,首先规范操作是复查一遍,其次需要结合一下患者的血常规(注意RBC,WBC,PLT)和心电图结果,发现有问题需要及时与临床医生交流,切莫延误患者最佳治疗的时机,同时也不可给患者带来其他伤害。

作者:安徽省怀宁县人民医院 王超  审核:黑龙江省林业第二医院检验科主任 刘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