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园地 > 疾病专题

妇科常见阴道炎症的防治常识
 作者:李竟鸣 更新时间:2009-2-5 阅读:37760次 

                     

  阴道炎症是妇科门诊经常遇到的问题,虽然阴道的炎症不致命,但因其部位的特殊性,所引起的不适感令人不安。孕妇发生炎症会影响妊娠结局,对产后的病程经过也会产生影响。今天向各位介绍几种临床常见妇科炎症的防治常识。

  一、滴虫性阴道炎

    1.病原体:阴道毛滴虫,适宜生长在偏碱性环境

    2.好发人群:月经前后

    3.传染方式:直接传播一性接触;间接传播一公共浴池,浴盆、浴场、浴巾、坐便器、衣物;医源性传播——污染的器械、敷料

    4.症状:稀薄、泡沫状白带增多,外阴痒,有时有臭味,可感染尿道

    5.诊断:白带常规(取分泌物前24-48小时避免性交、阴道冲洗、局部用)

    6.治疗:甲硝唑(灭滴灵)1#每天3次,共7天,夫妻同服,或替硝唑2g:或05g每天2次,共2天。PP 1:5000冲洗阴道。

    7.注意事项:每次月经后复查,阴性时巩固治疗一疗程,3次阴性为治愈。内裤、毛巾应煮沸5~10分钟。

    二、念珠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

    1、病原体:最常见为白色念珠菌,适宜生长在酸性环境

    2、好发人群:孕妇、糖尿病、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Vit B缺乏、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紧身化纤内裤、肥胖、大剂量雌激素治疗等

    3、传染方式:念珠菌除寄生在阴道外,还可寄生在口腔、肠道,三个部位可互相自身传染,当局部条件适宜时易发病。性接触或接触感染的衣物也可传播。

    4、症状:外阴瘙痒、灼痛可伴尿频、尿痛。白带增多,白色稠厚呈豆腐渣样。

    5、诊断:白带常规见孢子和假菌丝

    6、治疗:局部用药,达克宁栓、凯妮汀、2-4%碳酸氢钠冲洗阴道全身用药:伊曲康唑200mg每日一次,3-5天;氟康唑150mg顿服 

    7、注意事项:停用雌激素等药物,衣物用开水烫洗。易在月经前复发,约5-10%的人复发。复发病例注意糖尿病、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Vit B缺乏、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紧身化纤内裤、肥胖等。性伴侣应进行检查。

    三、细菌性阴道病

    1、病原体:阴道菌群失调,厌氧菌繁殖

    2、症状:10-40%无症状。阴道分泌物增多,灰白色,稀薄,有恶臭味,有时有外阴瘙痒和烧灼感。

    3、诊断:自带常规见线索细胞。

    4、治疗:全身用药——甲硝唑(灭滴灵)2# 每天2--3次,共7天;克林霉素    0.3每日2次,共7天。局部用药——甲硝唑2# 上阴道,每天1次,共7天。

    5、注意:同前

    四、淋病

    1、病原体:淋病双球菌,55度下5分钟灭活

    2、传染方式:直接传播——性接触(主要途径);间接传播——公共浴池,浴盆、浴场、浴巾、坐便器、衣物、手;新生儿和幼儿可通过间接接触感染。

    3、症状:宫颈炎:大量黄绿脓性分泌物,伴外阴瘙痒、灼热感

    4、尿道炎:尿频、尿急、尿痛

    5、慢性:反复发作,盆腔炎,找不到病原体,但有传染性

    新生儿:眼炎,治疗不当可失明

    1、诊断:涂片、PCR、培养

    2、治疗:头孢三嗪、环丙沙星、大观霉素等

    3、治愈标准:治疗结束两周内,在无性病接触史情况下,症状、体征全部消失,尿液检查阴性,治疗结束后第4天和第8天,分别对女性患者宫颈和尿道取材涂片和培养,二次均阴性。

    4、注意:及时、足量、规范、彻底;同时治疗配偶和性伴侣;久治不愈做药敏。

    五、尖锐湿疣

    1、病原体:人类乳头状病毒(HPV

    2、传染方式:接触HPV后,一般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到人体。一般通过性接触传播,间接途径少。

    3、表现:发生在外阴、生殖器、肛周的乳头状、菜花状、鸡冠状增生物。

    4、诊断:活检+病理切片

    5、治疗:激光及药物治疗

    6、注意事项:早期处理;容易复发(肉眼看不到的病变和亚临床感染病灶,治疗3-6月后又可成为肉眼可见的病灶或配偶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局部治疗+全身治疗效果好。

    六、衣原体和支原体

    1、病原体: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

    2、传染方式: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3、危险人群:宫颈糜烂、多个性伴侣

    4、表现:早期表现男性比女性多见,为非淋菌性尿道炎。约60%无症状。可引起不孕、宫外孕。

    5、诊断:PCRELISA

    6、治疗:红霉素、四环素类及氧氟沙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