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动态 > 最新动态

     

    绿洲天使的无悔选择

    ——“三好一满意”活动纪实

     

     

    地处湘西南的绥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一块没有污染的神奇绿洲,绿洲大地上这群白衣天使,她们为了37万绥宁人民的安康,扎根山区,以爱心对待患者,以细心对待工作,以责任心对待事业,把救死扶伤当成毕生的选择,用朴素的言行践行“三好一满意”活动宗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服务理念:将病人当亲人

    走进绥宁县人民医院,亲切的交流声让你怦然心动:“阿姨,我来帮您翻身了哦,不然身上会长褥疮的!”“大姐,我来帮大哥吸痰,你照顾大哥挺辛苦的,自己也要注意休息呀!”。尽管病房都住满了病人,却听不到大呼小叫的哭喊声,也看不到病人痛苦难熬的表情,住院部大小病房弥漫着一派安静祥和的气氛。

    外二科护士长李芳芳说,今年5月份,一位叫王细妹的老奶奶因脑出血入院,手术后仍昏迷不醒。护士陈芳春坚持每2小时为她翻身一次,每天给她抹2次澡,定时给她按摩肢体,耐心细致地嘱咐陪护家属按时喂食、喂药。在王奶奶大小便失禁的情况下,又不厌其烦地为其擦洗清理。待病人病情稳定后,陈芳春又像亲生女儿般为她洗头、捶背,轻言细语的安慰,入情入理的鼓励,专业而周到的护理,王奶奶的病情比想象中恢复得要快、要好。出院时,王奶奶吩咐子女特意送来了“关怀备至似故交、细心呵护胜亲人”的锦旗。

    小儿科是医院最忙碌的科室之一,护士们除了有“一针见血”的高巧技能外,更需要细心、耐心和真心的投入。今年4月份,儿科收治了一位刚满6岁多的肥胖患儿。他身上长满了20多个大大小小的脓疱,多处诊治不见效果。入院后,孩子拒绝打针吃药,一碰就大呼小叫,哭闹不止。小儿科的一班护士视患儿为已出,给他买来了小玩具和小人书,并轮流给他讲故事,做游戏,与他建立了比较稳定的信任关系。此后,患儿非常配合,医治仅10天就痊愈出院了。

     

    提升形象:强管理提技能

    近几年来,绥宁县人民医院以“创先争优”、“医院管理年”和争创“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等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医院管理,规范服务行为,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为推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医院常年坚持“五谈话”、“五明白”、“五知道”、“五放心”制度,努力做到“七多”,即门诊接诊时多询问、诊断入院时多介绍、检查操作时多说明、住院期间多问候、手术治疗前多解释、康复出院时多交待、出院后电话回访多指导,强化沟通,增进理解,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创新推行“金钥匙”贵宾式优质服务理念,为病人提供导医、导药、导诊等18项贵宾式延伸服务,有效地满足了不同患者的情感需求和就医需要。

    与此同时,积极推行优胜劣汰、优绩优酬的护士管理机制,不断强化竞争意识。同时,坚持岗位培训与脱产学习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单位培养相结合,不断提升护士的护理技能和护理质量。

    为提高护士的整体护理水平,医院对护士长不搞行政任命,以实力说话。每年对全体护士实现常规培训与考核机制,优胜劣汰,竞聘上岗。近三年来,轮训护士126人次,进行“三基”考核33次,开展护理竞赛4次,聘请专家教授来院讲授护理课15次,护士的整体护理技能和服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近年来,医院连续获得省、市护士执业先进单位,并涌现出黎丁娥、阳红艳、尹君艳、林小莲、李芳芳、黄丽云等一大批市、县优秀护士。

    2011年8月,一位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因痰液粘稠,难以咳出。经吸痰无效,护士蒋庚英马上用手去抠痰液,当堵住的痰液被一块块抠出来后,病人的呼吸立即得到了改善,脸庞逐渐红润起来,一个生命在她手中被抢救了过来。

    2012年2月,一位长期瘫痪的病人,因家属护理不当,入院时满身大、小便,而且合并多处褥疮,口腔内积满食物残渣,整个人身奇臭无比。护士长阳艳红没有退却,顶着异味,为病人一遍又一遍地进行清洗,用镊子将食物残渣一点点地清除干净,直至病人身上的异味完全清除,在场者无不动容。

     

    奉献社会:用爱心扶危难

    用天使之爱,播洒人间最美的真情。该院在全体护士中积极弘扬南丁格尔精神,大力倡导为护理事业奋斗终身,汇集了扶危济困、守业敬业、奉献社会的正能量。

    2012年9月份,医院收治了一位早产儿,入院时体重只有三斤多。护士长尹君艳得知患儿家庭十分贫困,除了在日常细心护理外,还发动全科室的医护人员为小家伙捐款1800元治病,医护人员的这种义举让患儿家长感动不已。

    2012年11月,骨伤科收治了一位枫木团乡因摩托车翻车导致双腿严重骨折的病人,其妻因严重的妇科常年在该院住院,家庭因病返贫,无力负担俩人同时住院费用。得知此情况后,骨伤科全体护士首先捐款3200元,全院医护人员共捐款12340元,医护人员的义举不仅解决了病人的燃眉之急,而且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扬。

    为了缓解贫困地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该院常年开展“送医送药下乡村,真情真意解民难”义诊活动,重点为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免费诊病治病。近三年来,医护人员的足迹踏遍了25个乡镇的村村寨寨,沟沟坎坎,为12000多名群众提供了义诊服务,免费发放药品12万多元,受到当地群众的普遍好评。

    汶川地震后,该院迅速组织医护人员捐款50000元,捐献衣物2142件;玉树地震后,又捐款43800元。在爱心改变命运等大型捐资助学活动中,该院再一次捐款3万多元。同时,还长期资助于海燕等3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近三年来,该院共减免特困病人住院医疗费用40多万元。点滴爱心,都离不开全体护士的参与,也离不开全体护士的真情奉献。

     

    “我们是爱的天使,默默奉献是无怨的追寻;我们是爱的天使,救死扶伤是无悔的选择……”,这是该院院歌《爱的天使》里的唱词。它是全体医护人员爱的表达,也是全体护士关爱病人、服务发展、奉献社会的最好诠释。

                                                                             (作者:龙宪智  黄铭培  付文娟)

欢迎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