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会议掠影
为完善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水平和服务能力,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精神。这次全省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会议在湖南宾馆召开,此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近几年我省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省卫生厅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卫生厅党组书记肖策群同志亲临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
一、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性
推进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水平和服务能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省委、省政府实施新农村建设和民生工程的重要举措。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全面理解和把握支援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把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上来,统一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上来,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积极推进,确保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工作顺利进行,取得新的成效。
二、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目标
完善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制度,提高基层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到2011年,受援县级医院能有效承担基本医疗服务和危重急症病人抢救,充分发挥县域医疗卫生中心作用;受援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正确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及对疑难杂症进行识别、处理和转诊。逐步实现农村居民一般的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不出乡,大病及一般疑难重症不出县;城市居民小病不出社区的医疗服务目标。
三、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任务
每所城市三级医院与3所县(市、区)人民医院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见附件1),采取临床医疗、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设备支援等方式,帮助受援医院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继续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城市三级医院每年选派5名高年资中级职称以上的医务人员长期、轮流进驻到县级医院参与、帮助和指导临床医疗等业务工作,通过临床诊疗示范、教学查房、病案讨论、举办培训班和讲座等形式,重点帮助县级医院建设一批特色专科,培训一批骨干人才。同时,支援医院要免费接受受援医院定期选派的业务骨干的进修培训。
每所县级医院的对口支援对象至少2—3所乡镇卫生院(见附件2)。每年从县、市医院选派3—5名医德医风好、敬业精神强、业务水平较高、工作三年以上、具备一定指导带教能力的医务人员到本县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帮助完善管理制度,指导临床诊疗服务,推广适宜技术,培训业务技术骨干。
根据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湖南决定由全省41家三级医院对口支援93所县级医院,209家县级医院对口支援521家乡镇卫生院。城市每所三级医院,原则上要对口扶持1—3个县级医院。各三级支援医院要保证以每2年为一周期重点援助一所医院,其中各综合医院要保证向重点援助医院派驻人员5名。此外,对口支援工作还将纳入医院等级评审、年度评先、评优。
参加此次会议的代表共有212人,来自于各市、州、县级以上医院对口支援和受援单位的医院院长,我院作为此次对口受援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长龙健安参加了此次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