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专家:狂犬病严峻现状及预防

     

    9月28日为全球狂犬病日,在中国,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目前中国至少有宠物1亿只,而且未来十年,中国的宠物饲养人数将会出现爆发性增长,与此同时,每年因无序养狗被狗咬伤的人数也直线上升。全世界被调查的1.45亿人口中每年有357万人被狗或者其他动物咬伤,至少有2万人因狂犬病丧生。我们不得不重新提起狂犬病防治这个话题,因为狂犬病离我们并不遥远。现解读狂犬病现状及日常误区及狂犬病预防。以下是文字实录。 

    中国每年因狂犬病死亡2000多人

    狂犬病其实离我们还是很近的,在我国,每年因为狂犬病死亡有2000多人,2007年甚至达到3000多例。

    所有哺乳动物都可能感染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有被感染的可能。不仅猫、狗、人会被感染,野生动物也会得狂犬病。

    狂犬病一旦感染 百分之百死亡

    狂犬病,一旦感染几乎百分之百死亡,没有治疗办法,所以特别强调狂犬病是可防不可治。

    中国狂犬病病例90%多来自农村

    从监测数据看,90%以上狂犬病病例来自农村,感染病例70%是农民,从这个数据能看出,城市狂犬病防控是比较好的。

    美国90%狂犬病由野生动物引起

    以前,90%病例是狗的狂犬病,野生动物的狂犬病只占10%。现在,野生动物狂犬病占90%,家养动物病例已很少。

    地球除南极每一大陆都有狂犬病

    狂犬病是全球性疾病,它涉及几乎所有哺乳动物,能感染就意味着它能够传播,除了南极,地球每一大陆都有狂犬病的分布。

    防止和有狂犬病危险的动物接触

    动物看上去正常并不意味着就没有狂犬病。在出现明显症状的前几天,感染了狂犬病的动物的唾液中就可能带有狂犬病病毒。

    一旦被咬伤尽快清创 尽快就诊

    耽搁的时间越长,病毒就越有机会进入神经系统向脑组织进犯。而一旦病毒进入神经系统,就很难防止狂犬病的发展了。

    不需要每次被咬伤都打针预防

    如果抗体还在保护性水平,你再次被狗咬,你体内其实有一个基础的保护能力,但如果间隔时间较长,建议去做加强注射。

    定期给宠物接种疫苗 安全饲养

    不应该再有人因狂犬病而死去,避免接触有危险的动物,给你的狗接种疫苗,关爱你的宠物,对它们负责。

    一、中国每年因狂犬病死亡2000多人

    狂犬病究竟离我们有多远,是不是一定要被狗咬了,才会得狂犬病,而得了狂犬病以后,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它究竟是不是百分之百致命的。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被我们忽视的危险,也有存在很多认知上的误区,而我们的《健康大视界》节目就是要一个一个把这个误区消灭,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安心、安全。在这期的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两位专家,就来专门探讨一下关于狂犬病的问题。首先,我简单的对两位专家进行一些介绍,接下来他们会进行一个自我介绍。

    查尔斯博士:大家好,我是查尔斯鲁普雷希特博士(Dr. Charles Rupprecht)。我在美国疾病防控中心工作。该中心位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我是狂犬病研究室的主任。

    唐教授也欢迎您,能不能也请您给我们的网友问一下好,做一下简单的自我介绍。

    唐青:大家早晨好,我叫唐青,工作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主要从事狂犬病的研究工作。

    记者:好,非常欢迎您。你们有养犬的经历吗?

    查尔斯博士:是的,我养了一条狗。她的名字叫卡斯帕尔(Casper)。作为狗的主人我们对她很关爱也很负责。每三年我们为她接种一次狂犬病疫苗。平时我们不让她随便出去以免她自己在街上乱跑或被野生动物咬伤。

    唐青:我自己没有养犬,我自己觉得没有时间来照顾,但是我知道在中国越来越的家庭饲养犬,也作为家庭一个伴侣,就是一个伙伴一样的,这种迹象越来越普遍,所以大家可能更多应该了解一些犬和人在共处当中,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怎么样来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我觉得这个也很重要。

    记者:很多人都喜欢养狗或者其他的小宠物,但是很难将可爱的狗与狂犬病联系起来,总觉得这离我们很远,狂犬病离我们到底有多远?有多少人会被影响?

    唐青:其实我觉得任何问题没发生的时候,大家可能都认为这个问题跟我没什么关系,一旦发生以后,其实你再想做一些补救就很晚了,狂犬病其实应该来说跟我们还是很近的。因为在我们国家,它也是这几年流行比较严重一个疾病,每年因为狂犬病死亡的人数在2000多例,甚至像2007年3000多例,所以预防控制狂犬病,我觉得在我们国家仍然应该是疾病控制很重要一个问题。

    记者:您说2007年的数据是3000多例。

    唐青:对,超过3000例,是我们国家近十年来病例数最高的一年。

    美国查尔斯博士: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大部分人,比如很多北京市的居民,都不会去考虑狂犬病的问题。当他们悠闲地遛猫遛狗的时候,他们不会想狂犬病的事。他们已经给宠物接种了疫苗。可是狂犬病是一个现实存在的疾病。正如唐博士所言,在中国很多地方,人们还在面临着狂犬病的威胁。

    二、所有哺乳动物都可能感染狂犬病

    记者:人们被狂犬病传染后会发生什么?狂犬病是单指被狗咬了吗?别的动物是否会传染狂犬病?

    查尔斯博士: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疾病。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有被感染的可能。不仅猫,狗,人会被感染,野生动物也会得狂犬病。在中国,鼬貛,蝙蝠这样的野生动物会携带狂犬病毒。在世界其他地方,狐狸,狼,豺,浣熊,臭鼬等都是狂犬病毒的宿主。狂犬病毒是通过唾液传播的。得病的动物咬伤其他的动物就会将狂犬病毒通过唾液传給被咬伤的动物。人被得了狂犬病的动物咬伤后也会感染狂犬病。狂犬病病毒进入机体后通过神经进入脊髓最后侵犯脑组织。当人或动物感染了狂犬病,他们会陆续出现一些临床症状。刚开始,他们会感到很虚弱,有些类似流感的症状。接下来,他们的病情会进一步发展。一旦病毒进入脑组织,动物和人的举止都会变得怪异。动物会变得很好斗很有攻击性。人会出现恐水症。很快人就会出现瘫痪,休克,乃至死亡。通常这个过程很短,从刚发病到出现休克、死亡,往往只要一两周的时间。

    记者:这个真的是非常可怕,人们是怎样被狂犬病传染的?

    查尔斯博士:我本人曾见到过一些被疯狗咬伤的狂犬病患者。正如你前面提到的,人们往往都很信任他们养的狗或其他宠物。视他们为家庭成员。孩子们尤其喜爱宠物。他们很喜欢去亲近那些陌生的动物。孩子都比较矮,靠地面近,跑得也慢。很多时候他们被咬伤的部位都在脸上,或头部。要么就是被从后面追上来的狗咬伤,伤情都很严重。因头面部离脑近,病毒很快就从伤口侵入到脑组织。

    三、狂犬病一旦感染,几乎百分之百死亡

    记者:唐教授,您对这个问题,您是否同意查尔斯教授刚刚的说法,狂犬病是否真的有那么可怕?

    唐青:对,狂犬病真的是这样的,就是一旦感染的话,其实是没有什么治疗的办法,所以这可能我们特别强调狂犬病是可防不可治,但是可能大家对狂犬病的预防的话,尤其是从狗预防的角度来讲,可能作为普通老百姓,还是认识的不一定很清楚,因为老百姓对于疾病的知识,肯定不像专业人员,所以我们养狗,我们预防这个病,也要从预防狗的感染发病做起,来防止人的发病,这其实是

    疾病,从人的角度来讲,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因为你防止狗的感染发病,其实就预防了我们人的感染,因为人感染了以后,几乎是百分之百的死亡。

    记者:没有例外?

    唐青:例外很少。

    记者:非常少?

    唐青教授:对。

    记者:所以您刚才说的不可治,就是说其实连药物稍微缓解一下病情,维持生命的可能性都没有?

    唐青教授:因为到现在为止的话,全世界报道的治愈的病人有4例。

    记者:这么多年来只有4例?几十年来只有4例?

    唐青:对,他这4例,可能就是说你感染的病毒是(弱质毒),另外就是说这4例都是在美国,其实它也是处在科研阶段的一种探索的治疗,是成功了。但是这种成功是不能复制的,所以就是说很多病人找到同样的医院,同样的医生,用同样的方法治疗,但是存活下来的人很少。因为每年全世界狂犬病死亡病人数应该是数万例,像这种极个别存活下来的,其实就像特例一样,大家仍然还不清楚,为什么它治疗成功了?其实仍然是不清楚的,还在研究和探索阶段。

    四、中国感染狂犬病病例人群90%以上来自农村

    记者:中国和美国是如何防控狂犬病?

    唐青教授:

    中国这几年其实做了很多的努力来预防控制狂犬病,像卫生部的话,像暴露后预防治疗的规范,因为就是说被咬了以后,这种预防其实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你一定按照规范的来做才会成功,卫生部就是出台这样一个规范来指导,我们专业人员来成功的把预防治疗的全程完成,这样防止人的狂犬病发生。另外,像我们在狂犬病疫苗质量管理方面,也出台了一些像疫苗的这种批前发,大家可能已经听说了,最近又加强了实验室对疫苗的检测,如果检测合格,这个才可以去出售和应用。农业系统的话,农业部也出台了犬强制性免疫这样的政策。

    记者:在中国,其实在农村是不是更容易被感染狂犬病?

    唐青:对,从我们监测的数据,90%多的病例都是来自农村,然后感染病例的人群,70%多是在农民,大家可能从这样一个病例的数据,大家也能看出来,现在在城市狂犬病预防控制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城市狗的管理、免疫,在加上城市人知识的水平,信息的来源,其实跟农村现在差距还是比较大,所以这可能在我们国家农村地区,我觉得大家知识传播的途径,再加上生活的水准,经济的水平,这样可能会导致一些信息,包括我们医疗的一些条件在农村都没有城市这么好,这可能是我们国家农村病例比较多,我觉得是我们国家在发展过程当中一个现状。

    五、美国90%的狂犬病由野生动物引起

    查尔斯博士:

    在美国,我们也有成千上万的动物狂犬病例。在我小的时候,90%的动物病例是狗的狂犬病,野生动物的狂犬病只占到10%。现在情形正好反过来,野生动物的狂犬病占到90%,家养动物的病例已经很少。二战后,美国为控制狂犬病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加大教育力度,特别是对在校儿童的教育。教育孩子们学会关爱自己的宠物,避免接触任何有危险的动物。另一项重要的举措是建立了一个完整有效的地方疾病诊断和监控系统。一旦有人被咬伤,人和 伤人的动物都能得到及时的诊断,从而保证伤者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第三个方面是在全美国特别是美国南方一些州的农村地区推行狗的免疫工作。从二战结束到现在,美国用了几十年时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狗的狂犬病的传播。许多国家运用了和美国相似的狂犬病防治办法。通过教育防止人和有隐患的动物接触,对狗进行免疫,建立地方疾病诊断和监控系统,巴西,墨西哥这样的拉丁美州国家取得了像美国和一些西欧方发达国家一样的成功。2004 年,在整个新大陆狂犬病病例主要都来自野生动物而不再是来自狗。这一事实再次验证了上述狂犬病防控策略的有效性。当我们已经能有效地防控狗的狂犬病以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开展野生动物狂犬病的防控工作。

    六、狂犬病是一个全球性的疾病

    记者:因为其实我们刚才讲了中国和美国在防疫狂犬病的动作,但是像刚才他提到了,其实不光是狗,是所有的野生动物都有可能,所以它应该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防治?

    唐青教授:

    对,是这样的。

    记者:其实它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什么样的威胁?

    唐青教授:

    全球范围内的话,其实现在可能我们在中国谈的话,更多谈人的狂犬病,因为中国现在面临最大问题就是很多人得狂犬病死亡,其实这个病确实是全球性的疾病,因为它涉及到几乎所有哺乳动物感染狂犬病,能感染的话,其实就意味着它能够传播,所以这是全球性的疾病,如果说像我们国家,目前如果说不很好的控制,包括亚洲周边的国家,这种跨国际这种动物的运输,人的这种活动,其实都会造成疾病仍然在这个地域存在,而且有可能扩散,所以如果说我们控制不好的话,这种扩散肯定是影响全球的这种公共卫生。

    查尔斯博士:

    唐博士说的很对。狂犬病是一个全球性的疾病。除了南极,地球上的每一个大陆都有狂犬病的分布。有些地方也许已经没有狗的狂犬病了,但狗的狂犬病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州的一些地方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狂犬病在美国,加拿大,还有西欧的一些国家主要集中在野生动物。澳大利亚的狂犬病只在蝙蝠中存在。总而言之,狂犬病到处都有。这是为什么我们强调和中国还有其他一些国家的合作。疾病是没有国界的。在已经消除了狂犬病的国家,狂犬病仍有可能卷土重来。狂犬病完全有可能通过正处在潜伏期的狗被再次传人已消除了狂犬病的地区。野生动物的狂犬病是我们要关注的另一个焦点。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野生动物,不同的野生动物又携带着不同的狂犬病病毒。通过合作,我们可以彼此学习,最终彻底战胜狂犬病。

    七、全世界200 多个国家都会加入到世界狂犬病日的活动

    记者:9.28日是世界狂犬病日,主题是"团结一致"。您对明年狂犬病的控制和预防的期望是什么?

    查尔斯博士:

    九月二十八号被选为世界狂犬病日是为了纪念伟大的微生物学家狂犬病斗士巴斯德。巴斯德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了。狂犬病这个最古老的传染病仍然在地球上肆虐。世界狂犬病日就是要提醒我们大家加强健康教育,加强狗的免疫,提高免疫的有效性。全世界200 多个国家都会加入到世界狂犬病日的活动中来。数百万的动物会被接种狂犬病疫苗。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消除狂犬病这种可怕的疾病在人,宠物,乃至野生动物中的传播。

    唐青教授:对,其实就像他刚才讲的,他们国家其实也经历了狗的狂犬病,因为在那个时候90%是狗,10%是野生动物,他们这种成功的控制家养犬狂犬病以后,现在他说大多数病是野生动物狂犬病,我觉得我们国家可能现在处在他们当时面临狗的狂犬病流行这样一个情况,所以我们在狂犬病预防控制的时候,其实学习国际成功经验。因为狂犬病其实从它的传播,到它的预防控制非常的清楚,所以我们如果学习国际一些先进的经验做法,那么在我们国家,我们觉得狂犬病预防控制,其实还是不难。从我们现在经济条件,包括我们技术、科技,包括我们预防控制的投入,我觉得我们国家其实现在,狂犬病预防控制其实做了很多的工作,而且疫情从2008到2009年已经开始下降。(翻译删掉)

    八:我们应该首先防止和可能有狂犬病危险的动物接触

    1、一般人们得了狂犬病都具体有哪些表现?如何自测自己是否被传染?

    唐青教授:如果说我们真正到了我是不是感染狂犬病的时候,对于狂犬病的预防治疗来说,已经是比较晚了,更多的时候,可能我们建议老百姓,你被狗咬了以后,最好尽快的到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门诊或者医院去做狂犬病的预防治疗,这个可能对老百姓,我觉得更重要。如果说我们没有去及时治疗,那儿感染了狂犬病,其实在初期的时候,它确实像感冒一样不舒服,另外你被咬的这个地方,可能会有一些异常的感觉,这可能提示我们有可能感染了狂犬病,但是往往这个时候,其实狂犬病的预防已经不起什么作用了。

    查尔斯博士:

    其实我们应该首先防止和有危险的动物接触。我们不想给大家一个错误的概念认为大部分的动物都有狂犬病。其实大部分的狗,猫,还有野生动物都没有狂犬病。在街上流浪的猫和狗看上去可能很正常。我们想对他们友好甚至还想领养他们。可当我们真的过去逗他们并试着带他们回家的时候。它们可能会抓我们甚至咬我们。动物看上去正常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没有狂犬病。在出现明显症状的前几天,感染了狂犬病的动物的唾液中就可能带有狂犬病病毒。还有你在旅行中试着去喂食的野生动物也许也有狂犬病,但你并不知道。总之仅仅通过打量动物你是无法判断他们是否感染了狂犬病。

    九:一旦被动物咬伤要尽快清洗伤口,要尽快就诊及治疗。

    2、现在家庭养狗都很清洁,如果没有打针,被狗就一定会死么?

    唐青教授:对,就是家养的动物,其实一定要安全免疫,因为现在其实国家有狗免疫这样一些指导意见,其实大家还是要按照国家这种要求,去给狗做定期的免疫,这个还是很重要。因为动物它感染了狂犬病以后,它和人一样,它有一个潜伏的时间段,这个潜伏的时间的话,它长短是不固定的,在潜伏期的时候,其实我们看它跟正常的一样,其实我们作为普通老百姓,你很难判断,它是健康的狗或者不是健康的狗。动物和人一样,它一旦要是感染了以后,它其实必死无疑,而且它这种传播的危险大家其实不用问。因为它跟人一样,它也是发病死亡,所以你一旦密切接触的时候,它这种传染是很容易发生的。

    查尔斯博士:

    狂犬病病毒进入人体后沿神经系统上行。从被感染到发病的这个过程叫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感染病毒的量和伤口的位置,有时也和病毒的种类有关。如果伤口在脚趾,病毒就需要穿行比较长的距离才能抵达脑组织。而像孩子被咬伤面部,病毒穿行很短的距离就能抵达脑组织。如果感染的病毒量很大,伤口在头面部,潜伏期可以只有几天或几个星期。如果感染的病毒量很少,伤口又离头较远,潜伏期可以长达几个星期到几个月。无论哪种情况,一旦被可疑的动物咬伤要尽快就诊,清洗伤口,注射免疫蛋白,接种狂犬病疫苗。不要耽搁时间,耽搁的时间越长,病毒就越有机会进入神经系统向脑组织进犯。而一旦病毒进入神经系统,就很难防止狂犬病的发展了。这是为什么我们主张尽快就诊,尽快治疗。

    十:不需要每次被危险动物咬伤都要打针预防

    记者:所以其实不仅是每次被狗咬之后,都要打针,只要是比较危险的动物咬过之后,都建议每次都要打一次针,咬一次打一次针?

    唐青教授:也不是这样的,因为你比方说你已经接触过全程预防治疗的时候,体内其实有这个抗狂犬病的抗体,这个抗体会持续一段时间,如果在你抗体还在保护性水平的时间,如果你再次被狗咬的时候,你体内其实有一个基础的保护这样一个能力,但是如果说你这个时间比较长的时候,建议你去做加强的注射,比方说再注射两针疫苗这样的。

    查尔斯博士:

    有些专业人员像兽医,野生动物研究人员可以提前接种疫苗。有些人去国外旅行,特别是去狂犬病流行的国家,也需要提前接种疫苗。我们有接触前免疫和有接触后免疫两种免疫办法。至于是否需要加强免疫,应视情况而定。

    唐青:其实像这种情况,建议老百姓你再次被咬之后,最好去咨询一下,去CBC的门诊,或者去医院,因为我觉得老百姓可能很难判断这个时间怎么掌握,还是建议大到专业的门诊或者是医院来问一下,你需要不需要加强注射,或者你需要全程的免疫。

    十一:定期给宠物接种疫苗是安全饲养的关键

    记者:饲养宠物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唐青教授:

    我觉得可能作为我们每一个普通老百姓,我想如果我们要饲养宠物,一定要给宠物做定期的接种,我觉得这个是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而且这个是预防在先的。如果说我们狗的接种没有做的很好,人一旦被咬了以后,人按照预防治疗一些建议,或者我们得到一些信息,尽快到当地的预防治疗的门诊或者医院,做预防治疗,还是可以非常成功的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查尔斯博士:

    预防,教育是防治狂犬病的关键。每一个死于狂犬病的病人的病例都是一个悲剧。每年有几千人死于这种疾病,有成千上万的人被感染。狂犬病是一个完全可以预防的疾病。今天不应该再有人因狂犬病而死去。避免接触有危险的动物,给你的狗接种疫苗,关爱你的宠物,对他们负责任。万一被感染,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就诊,接种狂犬病疫苗,这是非常有效的预防狂犬病的措施。

     

欢迎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