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痔疮要引起大重视
痔疮久拖不治,可以造成痔核脱出形成嵌顿,加重疼痛和病情,其次肛门感染,一旦形成痔疮出血症状,细菌、毒素、脓栓极易侵入血液引发脓毒败血症等。此外由于痔块脱出导致括约肌松弛,黏液流出肛门外长期刺激周围皮肤,易导致瘙痒及皮肤湿疹。
痔疮的临床表现和危害 痔疮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通常当排便时持续用力,造成此处静脉内压力反复升高,静脉就会肿大。医学所指的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
痔疮的临床表现 内痔 内痔的常见症状为出血、脱垂、肿胀、疼痛,分为4度: I度:便时带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 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 Ⅲ度:可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及咳嗽、劳累、负重时有痔脱出,需用手还纳。 Ⅳ度:可有便血;痔持续脱出或还纳后易脱出。 外痔 外痔平时无特殊症状,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肿胀、疼痛。 混合痔 混合痔主要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
痔疮的常见症状 一、大便出血 无痛性、间歇性便后有鲜红色血是其特点,也是内痔或混合痔早期常见症状。出血一般发生在便前或者便后,有单纯的便血,也会与大便混合而下。血色鲜红,其出血时呈喷射状、点滴状、擦拭带血等。 二、大便疼痛 大便时出血肛周疼痛现象。因为肛周的神经系统比较发达和敏锐,受到刺激后很容易发生疼痛。一般表现为轻微疼痛、刺痛、灼痛、胀痛等。 三、直肠坠痛 肛门直肠坠痛主要是内痔的症状。如果内痔被感染、嵌顿、出现绞窄性坏死,这样会导致剧烈的坠痛。轻者有胀满下坠感,重者则会出现重坠痛苦。 四、肿物脱出 肛门内部出现肿物脱出,这主要是中晚期内痔的症状。随着内痔痔核的不断增大,使粘膜及粘膜下层与肛层分离,排便时,内痔结节可下降到齿状线以下,游离于肛管之外,经肛门脱出。轻者只有在排便时才会脱出肛外,重者在咳嗽、压腹、用力下蹲时即可脱出。 五、肛门流分泌物 肛门流出分泌物,主要由瘘口溢出,也会由肛门内排出,或由肛周的肌肤溢出。直肠黏膜长期受痔的刺激,引起分泌物增多;晚期内痔,因肛门括约肌松弛,常有分泌物由肛门流出。轻者大便时流出,重者不排便时也自然流出。 六、肛门瘙痒 肛门及肛周肌肤出现瘙痒症状。主要是由于肛门分泌物、脱出痔核及周围皮肤受到了刺激,皮肤终日潮湿,从而产生瘙痒感,导致肛门湿疹和瘙痒的发生。
痔疮的危害 痔疮久拖不治,可以造成痔核脱出形成嵌顿,加重疼痛和病情,其次肛门感染,一旦形成痔疮出血症状,细菌、毒素、脓栓极易侵入血液引发脓毒败血症等。此外由于痔块脱出导致括约肌松弛,黏液流出肛门外长期刺激周围皮肤,易导致瘙痒及皮肤湿疹。痔疮主要危害有以下几点: 贫血 痔疮病发导致人体内的铁元素不断丢失,若长期便血,丢失大量的铁,使体内含铁总量低于正常,能引起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早期可以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贫血较重或进展较快时,则会出现面色苍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心率加快和体力活动后气促、浮肿等,一些患者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易激动、兴奋、烦躁等。 嵌顿 痔疮的另一个主要症状是内痔脱出,脱出于肛门外的内痔受到括约肌的夹持,静脉回流受阻而动脉血仍不断输入,使痔核体积增大直至动脉血管被压闭,血栓形成出现痔核,变硬疼痛难以送回肛门内。传统的看法称“绞窄性内痔”,但临床所见外痔形成血栓的更多见故多伴有疼痛,当痔核脱出不能送回时亦称为“嵌顿痔”,长时间的痔核嵌顿还会出现病变。 坏死 痔核嵌顿于肛门外,由于一系列的病理改变使局部代谢产物积聚,进一步加重了肛门局部水肿,加重了痔核的嵌顿。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所以内痔嵌顿日久必然出现坏死,此时的坏死常局限在痔核的粘膜部分,但亦有侵犯人体其它部分的情况。 感染 痔核嵌顿后,多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病人出现里急后重、肛门坠胀感明显等症状,此时感染多局限在肛门局部,如果强力复位容易使感染扩散,引起粘膜下肛周或坐骨直肠窝脓肿。国外曾有报道因痔核嵌顿伴发的致死性门静脉败血症。
痔疮应该做哪些检查? 首先做肛门视诊 用双手将肛门向两侧牵开,除一期内痔外,其他3期内痔多可在肛门视诊下见到。对有脱垂者,最好在蹲位排便后立即观察,这可清楚地看到痔块大小、数目及部位的真实情况,特别是诊断环状痔,更有意义。 其次做直肠指诊 内痔无血栓形成或纤维化时,不易扪出,指诊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直肠内有无其他病变,特别是除外直肠癌及息肉。 最后做肛门镜检查 先观察直肠粘膜有无充血、水肿、溃疡、肿块等,排除其他直肠疾患后,再观察齿线上部有无痔,若有,则可见内痔向肛门镜内突出,呈暗红色结节,此时应注意其数目、大小和部位。 手术并非为痔疮的首选治疗方式 痔疮患者在就诊过程中通常有以下几种表情:刚进门诊诊室时,很痛苦而急切;医生检查诊断,说明经过治疗是可以缓解甚至康复的,其面部表情会有所放松;接着听闻治疗方法,若是非手术治疗,会大大地松一口气;若告之需手术,就出现害怕、紧张、犹豫的面容。可以这样说,手术是每个痔疮患者最害怕触摸的心弦。 幸运的是,手术并非为痔疮的首选治疗方式。只有当痔疮出现合并症,如痔嵌顿、血栓形成、出血或脱垂严重的3期和4期内痔才需手术治疗。 现在痔疮的手术方式通常有7种,即痔切除术(外剥内扎术)、冷冻疗法、胶圈套扎疗法、痔上黏膜切除术(PPH手术)、血管结扎束痔切除术、超声引导下痔上动脉结扎术和超声刀痔切除术。前3种属于传统手术,大多疗效不理想,复发率高,术中、术后都比较痛;后4种是近年来才出现的微创技术,共同的特点是疼痛减轻许多,出血较少。 PPH手术——痔疮患者的新选择 所有手术方式中,PPH手术的的治疗效果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也是很多医生推荐使用的。PPH手术是用一种称为“PPH吻合器”的特殊器械,将痔上方的直肠黏膜脱垂带做环形切除。手术时先扩开肛门,于齿状线(直肠与肛管的交界线)上方约4厘米处将直肠黏膜环形缝合一圈,然后将PPH吻合器插入肛门,结扎缝线后击发吻合器,即可将脱垂的黏膜带切除下来。由于齿状线以上的直肠黏膜受内脏神经支配,手术后患者几乎没有疼痛的感觉。 PPH手术既切除了直肠黏膜脱垂带,又阻断了直肠末端动、静脉的终末吻合支,消除了痔疮发生的根源,复发率明显降低,复发者主要是术后的饮食不当。有的患者是因身体缘故在术中不能切除完整痔核,有残留痔疮而导致今后复发的可能。 当然,PPH手术也并非像有的广告所说的那样完美无缺,也可能会引发败血症等术后并发症。且因其较昂贵的治疗费用也使其很难普及。
痔疮预防保健十个措施 痔疮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人体的危害颇多。为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如何预防痔疮的发生或复发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预防痔疮的措施有哪些呢?预防痔疮要从平时做起,具体地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要有规律 多进行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有益于血液循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血液循环,预防痔疮的发生。 2、预防便秘 便秘是诱发痔疮的原因之一,日常饮食中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对顽固性便秘应尽早到医院诊治,治疗原发病,切不可长期服用泻药或长期灌肠,以免直肠粘膜感觉迟钝,排便反射迟钝,加重便秘,反使痔疮发生。 3、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纠正久忍大便,防止蹲厕时间过长,排便时闭口静思,不谈笑。 4、保持肛门周围清洁 注意卫生,防治感染,以免诱发或加重痔疮,平时应经常进行肛门的热敷,勤换内裤,尤其是痔疮发作时,每天至少进行两次肛门热水坐浴,可促进肛门部血液循环,及时治疗肠道炎症和肛门局部炎症。 5、注意下身保暖 下身保暖可以保持血液通畅,多饮开水,避免缺水,肠道干涩,大便干结。 6、避免久坐久立 以免引起腹压增加、痔静脉高压。 7、注意孕产期保健 妇女妊娠后,子宫膨大影响痔静脉回流,易诱发痔疮,且孕期一般活动较少,引起大便干燥而诱发痔疮产后大量血液流失,肠道干枯少津便干便秘,加重或诱发痔疮。因此孕期应适当增加活动,避免久坐久立,每次便后用温水熏洗肛门局部,改善血液循环,产后宜多食一些富含津汁食物,如蜂蜜等,防止大便干燥、便秘,引起痔疮。 8、常做提肛运动 具体做法是:全身放松,或坐或立或卧均可,摒弃一切杂念,有意收缩肛门,缓慢上提,就象强忍大便一样,意想把下陷之气提至丹田,然后放松,如此反复数次至数十次不等,一般每次做30次,每天做两次。这项运动可随时随地进行,办公时、乘车时、看电视时、走路时、休息时都可做,效果很好。 9、自我按摩 痔疮局部血脉瘀结的结果,按摩为我国传统健身祛病的方法之一,长强穴(尾骨尖前面)为治疗痔疮首选穴位,取长强穴按摩可明显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在预防和治疗上都是很有效的。 10、及时用药 一旦有痔疮发作先兆,如轻度不适、疼痛、瘙痒、便血时应及时用药,往往事半功倍。 痔疮的治疗不要相信一次治愈、永不复发的广告,不要轻信一些私人诊所、个体医院见痔便说要做手术的建议,不要盲信痔是小手术,随便弄弄就行,要去正规医院就诊,以免上当受骗。 |
||